主讲嘉宾(排序不分先后,更新中)
主讲嘉宾 1
蒋青,吉林大学,教授/国家杰青/长江学者

个人简介:蒋青,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研究领域为材料热力学/动力学。近期主要研究新能源材料能量存储与转化热力学/动力学。在WoS收录科技论文800多篇,引用37000余次,H因子98,2021-2023年为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

报告题目:电化学合成氨钼基催化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主讲嘉宾 2
周莹,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专家

个人简介:周莹,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副校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等。从事油气资源与绿色能源利用研究。在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担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碳中和与清洁能源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石油学会新能源专委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等,《物理化学学报》高级编委,《Chinese Chemical Letters》、《无机材料学报》等期刊编委。

报告题目新能源融合油气资源开发利用

 

 
主讲嘉宾 3
徐友龙,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专家

个人简介:徐友龙,西安交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陕西省先进储能电子材料与器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首届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电子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电容器分会电解电容器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元件分会副主任委员兼阻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科普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电子学会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电子学会副理事长,西安市纳米科技学会理事长。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新型电解电容器、超级电容器、锂/钠离子电池等储能材料和器件。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GF预研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企业重大合作项目3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被SCI论文引用5000多次,入选全球学者库顶尖前10万科学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0余项, 其中已授权专利60余项。

报告题目:待定

 

 
主讲嘉宾 4
李美成,华北电力大学,教授/长江学者/国家高层次人才

个人简介:李美成,二级教授/博导,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学院院长。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RSC Fellow)。“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教育部教指委委员,首都百名科技领军人才。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IEEE PES储能材料与器件技术专委会主席,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光伏专委会副主任。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新能源与碳中和专委会主任。 主要从事太阳能、储能和智慧能源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教学奖励,教育部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团队负责人,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项目,以独立通讯在Nature Energy、Joul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获中国、美国专利授权61项,中英文编著8本。第一完成人获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等科研奖励10余项,获“电力科技创新特等奖”、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论文他引1万余次,多次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报告题目:新能源交叉学科建设探索与实践

 

 
主讲嘉宾 5
马劲风,西北大学,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

个人简介:马劲风,男,1965年3月生,西北大学,地质学系,二级教授/博士导师,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学院首席科学家,目前在西北大学开展CO2地质封存、油气地球物理勘探与应对气候变化科研与教学工作。主要从事CO2地质封存、应对气候变化、油气储层预测技术、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等研究。2003年起在加拿大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参加国际能源署温室气体项目- Weyburn油田CO2封存与监测项目,开展CO2地质封存的地震监测技术研究。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过三项国家863计划课题、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一项973项目课题及多项横向课题。“十二五”期间主持科技部先进能源技术领域洁净煤方向863计划“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关键技术(2012AA050103)”课题。在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所属靖边油田开展了国内第一个CO2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全流程示范项目。该项目成为国家发改委重点推广33项低碳技术之一,并成为中国唯一通过“碳收集国家领导人论坛(CSLF)”认证的项目。目前承担了多项双碳及碳捕集与封存项目。其本人连续五年(2017年德国波恩、2018年波兰卡托维茨、2019年西班牙马德里、2022年埃及沙姆沙伊赫、2023年阿联酋迪拜)代表中国政府协办并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CCUS边会,2017年12月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长出席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办的“碳收集国家领导人论坛(CSLF)”部长级会议,多次在国际舞台上代表中国为CCUS技术发声。

报告题目:陕西高水平生态保护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主讲嘉宾 6
吴明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国家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个人简介:吴明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博士生导师,石大山能新能源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工学会炭-石墨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兵工协会活性炭专业委员会测试分析与应用研究分会委员,中国化学会电化学会委员,青岛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理事。新型炭材料(SCI刊物)、炭素、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编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第一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入选中国科协第三批高层次人才库,山东“十强”产业智库首批专家(新材料智库),国家基金委、教育部、科技部会评专家。主持中组部万人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中国博士后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山东省博士后基金、山东省博士基金、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年教师攀登计划、拔尖人才建设工程等40余项课题(产学研项目12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 8 次,厅局级科技奖励 8 次,个人学术奖励5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7项,已获批45项;发表科研论文230余篇,SCI收录130余篇。

报告题目:二氧化碳加氢制高值化学品

 

 
主讲嘉宾 7
武元鹏,西南石油大学,教授/省杰青

个人简介:武元鹏,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能源与材料学院院长,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四川省特聘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常务理事,油气田工作液功能材料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化学会会员,SPE会员。已发表科研论文110余篇,其中SCI论文80余篇,发明专利30余项,获得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二等奖,科技进步三等奖等省部级科研奖励4项,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奖2项。

报告题目:油气行业高校新能源学科专业发展探索与实践

 

 

主讲嘉宾 8
郎兴友,吉林大学,教授/国家优青/国家万人计划

个人简介:郎兴友博士,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唐敖庆学者”卓越教授、汽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20)、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20)、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5)、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14)。2002和2007年分别获吉林大学学士和博士学位。2007-2009年间受日本学术振兴会博士后奖学金资助于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任外国人特别研究员(JSPS博士后),2009-2011年先后受聘于日本东北大学原子分子材料科学高等研究机构任研究助理和助理教授。2011年7月回吉林大学任教。近年来,主要围绕新能源材料及其器件中能量存储与转化热/动力学、微纳米结构设计与精准制备、服役性能优化所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在Nature Nanotechnol., Nature Commun.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40余篇,受邀撰写外文书章节2章。SCI他引9000余次,单篇最高他引1900余次。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美国和日本专利10余件。

报告题目:水系多价金属离子电池共晶合金负极材料

 

 

主讲嘉宾 9
刘再毅,广东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国家杰青

个人简介:刘再毅,广东省人民医院,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广东省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学影像人工智能领域专家,近5年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60余篇:包括临床肿瘤学顶级期刊《J Clin Oncol》、《Ann Oncol》、《Clin Cancer Res》、医学图像处理顶级期刊《Med Img Anal》和影像学顶级期刊《Radiology》;申请影像和数字病理图像人工智能分析发明专利13项、其中授权8项,软件著作权登记9项。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2020-2021人工智能重大专项等多项基金,累计获资助金额近2000万元。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常务委员、亚洲腹部放射学会执委、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医学影像专委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2018年获中华放射学会“杰出青年奖”;获2020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报告题目:肿瘤多模态影像AI研究进展

 

 
主讲嘉宾 10
李永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国家优青

个人简介:李永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新能源与材料学院院长。首批“*****人才青年项目”入选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04年10月获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艺专业博士学位,2004-2006 年,日本东北大学COE 研究员;2006-2008年,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特别研究员;2008-2011年,日本东北大学助理教授;2011-至今,受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研究方向为材料化工,主要从事石墨烯等二维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主持3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石墨烯复合电池等多项科研成果实现了产业化转化及工业化生产。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30多项,其中18项专利实现产业化转化,在Nature Commun. J. Am. Chem. Soc. Chem. Eng. J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0余篇,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出版专著2部。社会兼职包括:北京市昌平区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北京昌平区副主委,中国颗粒学会第六、七、八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矿物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

报告题目:氢能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主讲嘉宾 11
李喜飞,西安理工大学,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专家

个人简介:李喜飞,西安理工大学教授、博导,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新能源二次电池的改性与应用研究,已发表SCI论文420余篇,包括ESI 高被引论文70篇,引用27000次,H因子88。入选国家级人才、2018~2023年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20~2023年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和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等,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石油和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获陕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6)和中国石化联合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10)等。担任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院副主席、中国内燃机学会燃料电池发动机分会副主任、中国石油与化工联合会化工新材料专委会副主任、国际期刊Electrochemical Energy Reviews(影响因子:28.4)执行主编和Frontiers in Chemistry副主编等,带领团队获批陕西省千人计划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和陕西省科技重点创新团队等,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30余项科研项目,积极秉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理念,分别和西安瑟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川恒集团联合创建了“先进电化学能源研究院”和“易纳能-西理工新能源材料联合工程中心”,被聘为西安瑟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顾问、格林美(深圳)超级绿色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等。科研成果曾被陕西电视台、天津卫视、陕西日报等重点报道。

报告题目: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界面改性的研究

 

 
主讲嘉宾 12
丁书江,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杰青

个人简介:Navigation Skip to Content 丁 书江 Sign In Home Page Research Publication People 招聘信息 招生信息 Family 新闻动态 Home Page - 丁 书江 Basic Information    丁书江,1978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学院院长。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西安交通大学腾飞特聘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A类入选者。研究工作涉及高分子/无机物纳米结构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在电化学储能(锂/钠离子电池、锂硫电池、固态电池、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回收)、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身份在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Energy Environ. Sci., 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 Nano Energy, Chem. Mater., Small, J. Mater. Chem A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60余篇。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博士点基金、陕西省基金等。获奖包括:2016年陕西青年科技奖,2017年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曾入选科睿唯安(Clarivate)交叉学科领域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

报告题目:待定...

 

 
主讲嘉宾 13
袁源,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国家优青

个人简介:袁源,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青,并担任千万级国家基础研究重点项目负责人/首席科学家和某领域国家级专家。截至目前,他以项目负责人身份承担国家级项目 8 项,其研究成果已经获得省部级和国家一级学会奖励 5 项,所获奖项包括陕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R1)、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R2)、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R2)、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R1)、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青年科学家奖(R1)等。袁源以第一作者身份出版中英文专著三部,以第一/通信作者身份在国际知名 SCI 期刊发表论文 40 余篇,目前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 Neurocomputing等国际期刊编委。

报告题目:干扰对抗融合下无人系统博弈优化控制

 

 
主讲嘉宾 14
吴金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国家优青

个人简介:吴金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导,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分别于2008年、2014年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士、博士学位,2019年破格晋升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陕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陕西省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霍英东青年基金等。面向人工智能国家战略及重大需求,长期从事仿生成像、智能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173/166等重点项目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教育部联合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开发出多套仿生成像及智能信息处理系统并交付使用。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百余篇,获IEEE电路与系统旗舰会议ISCAS2013“最佳学生论文奖”、国际人工智能大会CICAI2021“最佳学生论文提名奖”等。

报告题目:面向事件相机的感光芯片设计及异步信号智能处理

 

 
主讲嘉宾 15
孟德宇,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个人简介:孟德宇,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导,任大数据算法与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机器学习教研室负责人。发表论文百余篇,谷歌学术引用超过30000次。曾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一获奖人),陕西省青年科技奖,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现任IEEE Trans. PAMI,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等7个国内外期刊编委。目前主要研究聚焦于元学习、概率机器学习、可解释性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基础研究问题。

报告题目:Continuous Representation-Induced Regularization Methods for Multi-Dimensional Data Recovery

 

 
主讲嘉宾 16
 
钱宇华,山西大学,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

个人简介:钱宇华,男,1976年4月生,博士,山西大学计算智能与中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智能信息处理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计算智能、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方面的科研教学工作。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12年被评为山西省青年学术带头人,2013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011年获得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优秀博士论文奖,2011年获得山西省“五四青年奖章”,2008年获得教育部宝钢教育基金特等奖等奖励。 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博导类)1项、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教育部参与并完成1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和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五年来,先后在《Artificial Intelligence》、《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Pattern Recogni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roximate Reasoning》、《Information Sciences》、《Data & Knowledge Engineering》、《中国科学》、《计算机学报》等国际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获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论文引用达近3000次,4篇论文入选“Web of Science”高引用论文名单,其中一篇发表在计算机学科顶尖期刊《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论文已经在该刊连续3年引用排第一名。

报告题目:报告题目...

 

 
主讲嘉宾 17
李剑,陕西科技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李剑,陕西科技大学数学与数据科学学院院长、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数学学会理事,陕西省统计学会副理事长等。5种国际期刊编委/副主编,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先后获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优秀教师、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中科院“西部之光”访问学者、享受陕西省三秦人才津贴专家、陕西省“特支计划”区域人才、陕西省高教工委优秀党员、陕西青年科技新星、陕西青年科技奖。主要从事偏微分方程高效数值方法研究、新能源问题可计算建模和流体计算人工智能方法研究。在国际计算数学或力学顶尖期刊Numerische Mathematik, SIAM Journal on Numerical Analysis等发表SCI论文多篇,在Springer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中英文专著/教材共3部。与加拿大AICISE中心合作稠油开采报告3篇。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完成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陕西省特支计划项目、陕西青年科技新星等项目多项;科研成果获陕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陕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各1项。

报告题目:一类能源数学模型的高维、高阶、并行数值方法研究

 

 
主讲嘉宾 18
赵辉,长江大学,教授/国家优青

个人简介:赵辉,1984年生,山东乐陵人,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国家优青人才项目获得者(2019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巴渝学者讲座教授,荣获第30届孙越崎能源青年科技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现任长江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兼任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人工智能分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及会评专家、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SPE)会员、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石油学报》、《石油科学通报》等期刊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重大专项及油田企业等课题50余项。以第1或通讯作者在《SPE J》、《Fuel》、《石油学报》、《中国科学》等期刊发表SCI/EI论文60余篇,其中ESI全球TOP 0.1%热点论文1篇、2017年度中国石油科学十佳论文奖论文1篇;出版中英文专著4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1项、国际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8项;以第1和主要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研究发展了新的油气藏智能开发模拟及优化调控技术,创立了高效率、无网格特征的数值模拟新方法,构建了智能注采、井网井位以及压裂缝网一体化优化技术,开展了配套油气井智能监测调控工具的研发,形成了具有自主产权的油气藏智能开发模拟优化软件(INSIM)及Web端云平台系统,荣获中石油梦想云大赛优秀成果奖(高校唯一)。研究成果在国内外近30个油田取得了应用和推广,先后被石油界发行量最大的技术杂志JPT(Journal of Petroleum Technology,石油科技)报道,同时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资助成果,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官方主办期刊《Science Foundation in China》进行封面和长文综述报道,相关技术被集成和引入到全球最大的油藏数值模拟开源软件MRST(挪威科技工业研究所)和雪佛龙、壳牌等国外石油公司的油藏数值模拟软件中。

报告题目:待定...

 

主讲嘉宾 19
杨小渝,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教授/中科院百人计划(A类)

个人简介:杨小渝,博士、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后,现为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百人计划”研究员。      杨小渝研究员的研究成果和创新体现了多学科,跨领域的特点。目前主要从事材料基因组高通量材料集成计算、材料多尺度模拟计算等关键核心技术,以及材料计算数据库的建设,研发了我国首个高通量材料计算和管理平台MatCloud,在该领域有着较为深厚的积累。曾参与了十多个英国政府及欧盟框架项目的研发,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以及如何沿用国际化的方法和模式系统地开展交叉学科项目的研究有着深刻的理解。在国际重要期刊、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并著有三部英文学术著作;同时还担任国际期刊主编/国际学术会议审稿人。2011年获由教育部,科技部举办的第五届“春晖杯”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2010年经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优秀人才入境计划”遴选,获“香港优秀人才入境”身份。

报告题目:智算驱动的生物基聚氨酯设计

 

 
主讲嘉宾 20
谢科予,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个人简介:谢科予,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 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本硕博就读于中南大学,2010年开始于香港理工大学博士联培与博士后研究,2013年加入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历任副教授、教授,美国莱斯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近年来,课题组多名研究生获优秀毕业生、国家奖学金以及其他各类专项奖学金。迄今为止,主持/完成多项科技部、基金委等国家重点项目;在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等在内的高水平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撰写英文专著1章,授权专利30余项,排名第1获省部级一等奖等。

报告题目:金属锂负极改性及其电化学行为调控

 

 
主讲嘉宾 21
云斯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云斯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陕西省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基地负责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领军教授团队负责人。入选2022-2023年全球学者库“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榜单,在材料科学领域国内入选的2666名学者中,排名776。入选材料科学与能源领域2023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入选2023年“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1960-2023)和“2023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目前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高效和资源化利用研究。先后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等课题20余项。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IF>10的论文90余篇),Google Scholar引用次数10000+,H-因子56,先后有24篇论文入选ESI热点/高被引论文;主编/参编中、英文专著/教材9部;拥有26项国家授权专利技术。先后担任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和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客座编辑。目前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 Energy, Oxford Open Energy等国际期刊编委;担任ESCI国际期刊Energy Materials(2023影响因子11.8)副主编。

报告题目:异质结和内建电场提升太阳电池和制氢催化剂的性能

 

 
主讲嘉宾 22
曾京辉,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主要从事固体材料合成及光伏、储能器件研究。学院成立之初(2009年、2013年)发表储能及光伏方向论文。锂-硫电池电极研究中引入超交联聚合物,拓展研究内容;实现6.9V超禁带电压陶瓷铁电光伏器件,提出铁电/非铁电相界面电导提高器件电流密度,为高性能光伏器件研究提出新思路。在主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及横向项目10余项。CPTIC2017量子点分会主席。以色列科学技术空间部及英国研究与创新基金国际评审专家。 先后主讲《材料科学基础》《材料表征》《材料物理性能》《专业英语》《复合材料》等材料学科主干课程,及《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材料微结构与性能表征》《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与表征实验》《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等课程,支撑材料学院本科和研究生教学。近年来,开设并主讲《固体物理》《电工电子学基础》等课程,完善了材料学院本科课程体系。主持《材料专业英语》全英文教改项目,参与编写《材料微结构与性能表征》,《材料专业英语》,参与《电工电子学基础》思政课程改革项目。2014年指导博士生获学校首批国家奖学金一等奖,次年硕士获国家奖学金一等奖;2014年指导本科生获学院首个挑战杯大学课外科技创新作品省二等奖;2015年指导本科生获批CSC留学项目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进行本科毕业论文研究工作。

报告题目:铁电光伏器件界面导电调控及器件性能研究

 

 
主讲嘉宾 23
 
李炫华,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省特支计划

个人简介:李炫华,西北工业大学教授,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客座教授,“馆藏壁画保护修复与材料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副主任,香港大学电子工程系(光电子学)博士,纳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核心成员。从事纳米光电太阳能与催化材料、文物保护材料相关研究。主持国家、省部级等各类项目1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5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 Chem.Soc. Rev., Energy Envrion. Sci., 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 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90篇,影响因子大于15的论文25篇,12篇文章被选为封面。 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陕西省科技重点创新团队负责人,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西北工业大学翱翔青年学者等。

报告题目:待定...

 

 
主讲嘉宾 24
屈撑囤,西安石油大学,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专家

个人简介:屈撑囤,陕西兴平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油气田多相体系表/界面化学特性的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围绕油气田含油污水、污泥,采用化学氧化/絮凝/吸附等技术进行各类含油污水的回用处理,形成了集腐蚀结垢控制与水质稳定的集成技术;同时针对热处理过程的传质传热、有机质及重金属转化等问题,将胶体化学与化学工程相结合,开展了系统研究及应用技术开发,形成了含油污泥热解—高温热氧化协同处理技术。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10项,企业合作项目30 项,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省部级一、二等奖各4项,获授权专利60余件(发明专利30余件,国际专利10余件),发表论文 32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60余 篇。出版《油气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等专著教材7部。

报告题目:含油污泥基碳氢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主讲嘉宾 25
程国建,西安石油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程国建,教授,1997年9月留学德国图宾根大学,2002年初获理学博士学位。留学期间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组织变拓扑神经网络之生长型学习”。主要学术贡献是提出了多神经元生长网络等自组织生成式模型。2002年初入职德国奔驰汽车研发中心,从事车载多媒体与智能信息传输研究。2004年6月回国,为研究生开设《神经计算与应用》《高级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课程,2009年7月获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荣誉称号,2010年12月赴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石油工程系进行访学活动。近几年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油田科研合作项目十余项,石油大学智能计算与控制技术硕士点带头人。指导研究生百余名,在相关学术研究领域及国际会议发表文章近200篇,在计算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领域出版专(译)著30余部。现任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评委,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SPE以及欧洲地球科学与工程学会EAGE会员,德国SAP中国大学联盟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及计算机学会CCF终身会员,2014年发起“智能数字油田高端论坛(iDOF)”,面向油田企事业宣讲“人工智能与数字油田技术应用及国际动态”,在省属机关干部培训班多次主讲“人工智能、未来已来”,受邀担任多个国际学术会议的演讲嘉宾及大会主席。

报告题目:工业大模型及其油气业应用

 
主讲嘉宾 26
党随虎,长江师范学院,教授

个人简介: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三级教授,博士,重庆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负责人,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光电器件设计与光纤传感应用研究,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和高效能大功率LED结构设计和应用开发取得系列成果。先后主持“智慧气田感知技术研究及创新平台建设”等重点研发项目10余项,研究成果“高光效发光二极管关键技术及应用”等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在Optics Express、Optical Materials Express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获权发明专利16项,制定企业标准1部。

报告题目:光纤传感监测技术在页岩气开发中的应用

 

 
主讲嘉宾 27
王憨鹰,榆林学院,教授

个人简介:王憨鹰,男,1978年9月生,陕西府谷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西安科技大学、延安大学和陕西理工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现任榆林学院能源工程学院和新能源学院常务副院长。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西北地区工作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纳米学会理事及10 多个国内外学术期刊审稿人。研究方向新能源材料,长期从事石墨烯基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液氢储氢供氢加注产业链设计研究以及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等相关研究工作。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陕西省科技厅特色产业创新链(群)-工业领域项目、陕西省科技厅工业攻关项目、榆林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等项目10多项。陕西省青年创新团队-储能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开发应用创新团队负责人,陕西省“特支计划”区域发展人才,第一批“榆林科技之光”人才-潜在战略科学家,榆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榆林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近年来,围绕自己的研究方向,先后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10件授权3件,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0件授权8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30多篇,其中SCI和EI检索20余篇;编写教材3部,并获陕西省优秀教材二等奖,榆林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奖项。

报告题目:待定...

 

 

主讲嘉宾 28
杨庆浩,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

个人简介:杨庆浩,江苏赣榆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院教授委员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士、硕士,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日本大阪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特别研究(2001~2002)。中国仪表功能材料会副秘书长,西安涂装防护协会副理事长,陕西省新能源材料创制理论与技术创新团队成员,Polymer Composite、Polymers for Advanced Technologies等期刊审稿人,西安市药监局医疗器械评审专家。累计发表期刊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30余篇;获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编写著作3部;指导学生组队参加“互联网+”和“挑战杯”系列大赛,多次获奖。研究领域涉及导电聚合物、聚合物基新能源材料、梯度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材料环境相容性评价与过程装备服役安全性诊断等,涵盖材料与化学化工等学科领域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制品优化开发。

报告题目:待定...

 

 

主讲嘉宾 29
宋海洋,西安石油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宋海洋,男,1979年9月出生,山西临汾人。工学博士,三级教授,研究生导师。曾任西安邮电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进入西安石油大学工作后,历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材料系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新能源学院党委书记。现任新能源学院院长、西安石油大学青年教师协会主任。 2006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2014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2008年晋升为讲师,2010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13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15年晋升为陕西省三级教授。2013年起享受陕西省“三秦人才”政府津贴。2012年入选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5年入选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9年入选“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陕西省优秀青年科技新星,2019年荣获英国物理学会杰出审稿人奖。

报告题目:新能源学院发展思路及策略

 

主讲嘉宾 30

仉志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能源学院副院长

个人简介:仉志华,教授,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能源学院副院长,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问学者。 主要从事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保护与控制、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控、电能质量监测分析与优化治理等方面科研与教学工作,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863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石化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等课题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件,已授权10件;参与修订中国电力百科全书配电与用电卷,并参与制定中国电源学会团体标准3项;获得省级省部级与厅局级奖励多项。 主讲课程:电力工程(中/英)、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英)、电力系统分析、电气工程新技术专题、智能电网导论等;研究生课程:电力工程新技术专题、现代电力系统等。

报告题目:油气行业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若干思考

 

 

主讲嘉宾 31
毕世青,榆林学院,副教授

个人简介:毕世青,山东潍坊人,副教授,博士,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2015 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2015至2018 年于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2018年8月加入榆林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现任新能源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界面修饰、器件结构优化及钙钛矿层的掺杂改性。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项,陕西省教育厅项目 1 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 863 项目 5 项。已在国际知名期刊Adv. Mater., Chem. Eng. J., Nano Energy, J. Mater. Chem. A发表 SCI 论文 30 余篇,出版译著 1 部。荣获“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榆林学院首届榆溪学者杰出青年”、榆林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榆林市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等荣誉称号。

报告题目:新能源学院发展之路思考与探索—以榆林学院为例

 

 

主讲嘉宾 32
吕英,西安石油大学,副教授

个人简介:吕英,女,1989年9月出生,陕西汉中人。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2017年9月毕业于日本福井大学创新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8年4月入职于西安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2022年9月开始在西安石油大学新能源学院工作。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年获米山罗大力国际奖学金。长期从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承担本科生《材料科学基础》、《能量转换材料与器件》等2门课程的教学,主持陕西省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项,陕西省教育厅项目1项,浙江省服装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0余篇,主编出版专著1部。

报告题目:光化学场驱动的Aurivillius型层状铋基氧化物缺陷设计

 

 

主讲嘉宾 33
刘潼,西安石油大学,讲师

个人简介:刘潼,女,1995年1月出生,陕西延安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理学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 2022年7月获西北大学无机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22年10月入职于西安石油大学新能源学院工作。主要从事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光热能源催化转化研究。目前共发表SCI论文1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l. Sci. Rev.(if=23.18,中科院1区,TOP期刊),Angew. Chem. Int. Ed.(if=16.8,中科院1区,TOP期刊),J. Energy Chem.(if=13.6,中科院1区,TOP期刊),Small(if=13.3,TOP期刊),Carbon(10.9, TOP期刊)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研究型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陕西省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技项目、西安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参与多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报告题目:多孔框架衍生的单原子光热转化材料-结构设计及应用